那一年我出生了。我叫宋玉川,男,出生在1990年1月23日。
我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,在家排行老二,有一个哥哥,比我大三岁。小的时候我们一起上学,也经常打架。小学、中学我们一直在村里的学校就读,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新乡市,离家30公里。我们从来没有专门外出旅游过。小时候,每到学校放假,就在家帮忙干农活。干的不好,回到家还免不要被爸爸、妈妈一顿批评教育。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,上小学的时候,每天放学回到家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牵着牛牵到牛棚里喂草,饮水。我跟哥哥去邻居家院子里从水井里汲水,觉得很好玩,虽然很忙很累但是却回味无穷,整天无忧无虑。
那一年,我在县城一中上高二。一个星期天,我没有回家。老家的一个好哥们找到我。他神色严肃,眼里还含着泪!他跟我说了一句:“咱哥没了!”。我的脑袋里嗡的一下,傻了。我哭了。那一年我15岁。哥哥18岁。我回到家,哥的后事已经处理完毕。我很难过。这个家只剩下我了。我就是家里的希望,在爸爸、妈妈面前,我要承担起两个孩子的责任和义务。我感觉自己的责任大了,担子重了。
那一年,我要上大学。学校在郑州。离家的那一天,我的内心非常激动,又有些高兴,有些害怕。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。我终于还是走了,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,离开家,离开生我养我的父母。准备上车的那一刻,妈妈哭了。我没有哭,还安慰了她几句。我是去上学,我还会回家的。坐上车,玻璃升上去的那一刻我没能止住自己的眼泪。我牢记,这将是短暂的离别。
那一年,我毕业了。2010年7月2日,跟几个同学一起,在学校里参加应聘进入一家饲料公司做销售。我不知道什么是社会,不知道什么是销售。工作半月后,我发现那不是我要的工作。我在内心里挣扎、彷徨。总感觉那里不对。我跟爸爸聊了聊自己的想法。决定放弃那个工作。那不是我要的工作,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。
那一天,爷爷过生日。家里人都聚到一块,为爷爷庆祝。大家谈起我的工作,有人出主意说,去猪场锻炼吧。在内心里,我是抗拒的。我一个大学生去喂猪?不过,我还是去了。临行前,简单地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,就出发了。爸爸、妈妈给我送行时,面带微笑,却像看笑话的意味。多年后,妈妈对我说了一句掏心话:我都不认为你能在那里干成了。
那一天是2010年10月12日。下午3点多,我来到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求职。接待我的是贺进强主任。填过简历,被带到太平一场。那时太平只有两个场:一场和二场。13日算正式上班。李武强班长,把我领到1栋2间,向我示范冲圈的注意事项。冲圈的活儿一连干了2天。第三天开始正式喂猪。
最初不熟练,不习惯,干活比较慢。每次正清粪,一不留神小猪就尿到我手上。秋冬季气候干燥,我的手非常干。用力一握拳,手面皮肤崩裂,到处流血。都怪我自己细皮嫩肉,没干过这种活,没有长时间的使用铁锨和粪刮。清早起床后,手指僵硬都不能打弯。妈妈每次打电话就会问,干活累不累?吃饭咋样?冷不冷?如此等等。我都会违心地说我很好。我不能让同事笑话我,不能让家人笑话我。
每次请假回家,我都会提前3天晚上接热水泡手洗手。这样,到家后妈妈不会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心疼。我是个男人,虽然很苦,我也不能放弃,因为我的担子重。慢慢地,我熟悉了环境,活儿还是没有别人干得好,经常受气。都是年轻人嘛,谁怕谁?我不认为我不行。每天清早5点半开会上班,八点下班吃饭。别人干完了,我没有干完。吃过饭,别人休息我继续加班干。上午上班一定要和别人同步。终于跟上了同事的进度。
我好胜心强。别人没干我的也干,要超过他们。随后,吃过饭,我会把保育的卫生区全部打扫干净。我告诉自己,男人嘛,苦点累点不算啥。新人干得不好,一定要勤快。不能让别人说咱懒。最后李班长不让我加班打扫卫生区,说上班我们一块打扫。他认可我了。我进步了,我成长了。
就这样,干了六年多。公司政策好福利好。我的努力获得了回报: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领了好多。还在公司的奖励下领着我的父母出去旅游两次,坐火车坐飞机。晋级主任那次,公司奖励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去旅游,行程中爸爸一接到朋友的电话都会大声地说,我在北京,跟这小孩的公司出来旅游了。爸爸以我为容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。我会心地笑了。这就是我要的生活。这就是我要的工作。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父母也笑起来。妈妈穿着新买的皮鞋转了一天,问她累不累。她都会说不累。那一刻,我感觉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男怕选错行,女怕嫁错郎。我选对了。
那一年,到现在,我通过自己的努力,2600元的摩托罗拉换成刚上市的苹果5。5288块?我买。电脑四核高配?我买。驾照6000元?我办。2016年结婚,汽车16万多?我买。平板电脑4600元?我买。房子装修要花钱?我花。细数下来,我基本上算是快奔小康生活了。我通过自己的双手,在太平牧业这个平台上挣到了钱,挣到了尊严,挣到了我想要的生活。
那一年,我20岁刚加入太平。有人问起我去哪儿了,爸爸都不好意思讲。那一年,公司领着我和我的父母去旅游,爸爸逢人就说俺孩子在太平猪场上班咧。
那一年,新政策出炉,每月爸爸都会去村里大超市取300块钱购买零食和生活用品,挺直腰板说,这是俺家孩子公司给父母的孝心基金,每月都发,叫俺改善生活呢。
那一年,我是员工。那一年,我是后备干部。那一年,我是见习主任。那一年,我是车间主任。那一年,我是见习副场长。
那一年,我还年轻。
作者:宋玉川
鼓励一下作者,发表感想!